古城水韵寄乡情

郓城,鲁西南一座穿越千年时光的小城,对我来说,是根脉所在、牵系一生的地方。人到中年,我越发强烈地感受到与家乡难以割舍的情缘。

我出生的村庄距离县城十多公里。小时候,进城是我和伙伴们最盼望的事,无论谁跟随大人到城里走上一遭,回来都会炫耀好长时间。年岁既长,眼界宽了,能耐大了,大伙儿都学会了骑自行车,因此常常一起结伴进城。每次除了街头游逛,留恋乡间没有的风景,还会抓住难得的解馋机会。色泽金黄、外焦里嫩的壮馍,散发着特殊焦糊香味的糊粥,咸香可口、味道醇厚的驴肉……都是郓城的特色美食,让人味蕾激荡,齿颊留香。

古城水韵寄乡情

当时的郓城,除了影剧院、百货楼之外,最具特色的建筑当数“唐塔”,那是小城的制高点。可惜当时唐塔矗立在一片浑浊的浅水里,塔顶坍塌,塔身残破,唯有云燕环绕飞鸣。城东郊的宋金河是每次进城、出城的必经之地,也是我们欢乐嬉戏的好场所。夏天,河水清澈,水草丰茂,大伙儿总要撂下车子下水畅游一番,二三百米宽的河面,用不了几个猛子就能到达对岸;冬天,寒风凛冽,河流封冻,水面成了天然滑冰场,欢声笑语溢满了河滩。

随着年龄增长,学到的知识渐多,特别是读了《水浒传》,我才恍然大悟,脚下的土地原来竟有这么多的故事。小城自春秋时期鲁成公四年就已筑城得名,有着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,而作为水浒故事的重要发生地,郓城素有“水浒一百单八将,七十二名在郓城”之说。

真正融入小城,是在我从乡中学考上郓城一中之后。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又新又气派,尽管只有五层,与周边低矮的平房相比,仍显得高大雄伟、窗明几净。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的设施依旧简陋,学校只有伙房没有餐厅,每到开饭时间学生们蹲在地上露天吃饭的场景,至今仍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。周末或课余时间,我常和三两同学在街头巷尾漫步,北门街、魁星巷、李氏祠堂、刁家祠堂、夏公馆……从青砖灰瓦、飞檐翘角和斑驳的光影里探寻岁月的足迹,也激发着少年满满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望。

那是我们青春岁月里的快乐时光,改革开放已然春风浩荡,搭上时代快车的小城与我们一起成长,让人时时感受到它日新月异的变化。高中几年的生活,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,也爱上了这座城。随后升学工作,尽管走出了郓城,但我对家乡并没有日渐疏离,反而更感亲近。

有几年,退了休的父亲不愿赋闲在家,就在我的母校郓城一中当起了校工,从事后勤、保洁等杂务。每隔一段时间,我都会专程看望他,同时也直接见证了母校和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。学校新建的办公楼、实验楼、艺术楼、宿舍楼、图书馆等陆续拔地而起,近年还新建了更加优美的南校区。学生餐厅更是宽敞明亮、整洁卫生,看着学子们不再遭受露天就餐之苦,羡慕之余,我更多的是欣慰。

出校门东行仅一公里路程就可到达的唐塔,也启动了修葺工程,这可是全县人关注的大事。社会各界慷慨解囊,在外地的郓城人也纷纷响应。很快,重修后的八棱四门楼阁式古塔焕然一新,巍然屹立,周边也建起了广场公园,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
郓城尚武之风代代相传,这里拳种繁多,源远流长,大洪拳、小洪拳、黑虎拳、梅花拳、少林拳、佛汉拳等十余个拳种,祖祖辈辈,习练不衰,这里更是孙膑拳、水浒拳的发源地。“因武而生”的武术之乡也“因武而兴”。各地爱好武术的人们纷纷慕名前来,在推动武术交流、传播的同时,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信息,为小城增添了更多的激情与活力。

新时代迎来新机遇,激发了郓城人敢干敢闯的进取精神,逐步走出了一条创业富民、创新强县的道路。原本在人们的心目中,郓城只是一座平原小城,有的是豪放粗犷,如今却尽显江南水乡的温润柔美。当年我和小伙伴畅游的宋金河,连同城内城外北沙河、东溪湿地等水系,经过多年治理、建设,打造成了“三河联袂穿城过,一碧万顷天上来”的壮美景观。这里是鸟栖鱼游的生态长廊,也是美丽迷人的风景带。美丽河湖,点亮了郓城人的幸福生活。
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我再次回到家乡。一进城,眼前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,我决定弃车步行,也来个“沉浸式体验”。从已成为郓城新地标和城市会客厅的南湖湿地公园出发,沿湖岸、河畔一路向东,沿途处处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,不愧“国家园林县城”的称号,让我沉醉在这古城水乡的无限春光里。

作为郓城老乡,我被拉进当地的“郓城摄影交流群”和“郓城文学”两个微信群里。群内气氛格外活跃,志趣相投的群友们每天交流着信息,传递着温情。欣赏着记录家乡巨变的照片、视频和文字,我得以时时见证这座千年古城焕发着的绚丽光彩,仿佛我从来没有远离这座城。(潘若松)

来源:人民日报

作者:

责任编辑:冯峥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暂无相关文章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